【每日新书】《解密Instagram》|学习如何研发跨时代产品,打造和运营一款估值千亿的爆款。
2010年,凯文·斯特罗姆和迈克·克里格开发了一款名为Instagram的照片分享应用程序,它有一个简单却令人难以抗拒的特点:它会让你用手机拍下的任何照片看起来都更漂亮。
核心书摘
从2017年、2018年开始,我们就经常能听到“ins风”这个词。有人去“ins风”的饭店打卡,有人去“ins风”的民宿居住,有人把精心烹制的菜肴摆成“ins风”拍照上传,有人在天空之境、上海武康大楼等网红景点排队,就为了拍出“ins风”满满的照片,好在朋友圈里收获点赞……既然这个“ins风”这么受追捧,那到底什么是“ins风”呢?
其实,所谓“ins风”,就是“Instagram风格”的缩写,是一种当下非常流行的审美风格。它就像是一个网红放大器,越符合“ins风”标准的,越容易吸引到大家的关注、点赞,越容易红起来。而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要素,“红”则往往意味着成功,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收益。但Instagram只是一款拍照软件(也被称为照片墙),为什么却能在全球掀起网红大浪呢?《解密Instagram》就能让我们洞悉“ins风”的来龙去脉,给大家一个相对客观、全面的答案。
本书作者莎拉·弗莱尔是彭博社记者,主要负责报道社交媒体公司,被评为商业新闻领域20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为了写作这本书,莎拉·弗莱尔采访了Instagram公司的创始人、员工以及竞争对手。她严格根据采访中收集的信息来还原对话场景,力求展现一个真实的Instagram。她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除了我本人的滤镜以外,这本书,再没有其他滤镜。”
关于作者
莎拉·弗莱尔,彭博社记者,负责报道社交媒体公司,对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进行了频繁而广泛的采访。在商业新闻领域,莎拉·弗莱尔被评为20位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2018年6月,她入选了战略传播和数字代理公司 Rational 360 评选的全球前 50 位记者。此外,她还获得过美国商业编辑和作家协会的多个奖项。
14、学什么
1、创业成功
2、网红帝国
3、决然离场
今天我们读这本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学习如何研发跨时代产品,打造和运营一款估值千亿的爆品。
从2017年、18年开始,我们就经常能听到“ins风”这个词。有人去“ins风”的饭店打卡,有人去“ins风”的民宿居住,有人把精心烹制的菜肴摆成“ins风”拍照上传,有人在天空之境、上海武康大楼等网红景点排队,就为了拍出“ins风”满满的照片,好在朋友圈里收获点赞……既然这个“ins风”这么受追捧,那到底什么是“ins风”呢?
其实,所谓“ins风”,就是“Instagram风格”的缩写,是一种当下非常流行的审美风格。它就像是一个网红放大器,越符合“ins风”标准的,越容易吸引到大家的关注、点赞,越容易红起来。而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要素,“红”则往往意味着成功,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收益。但Instagram只是一款拍照软件,为什么却能在全球掀起网红大浪呢?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解密Instagram》就能让我们洞悉“ins风”的来龙去脉,给大家一个相对客观、全面的答案。
本书作者莎拉·弗莱尔是彭博社记者,主要负责报道社交媒体公司,被评为商业新闻领域20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为了写作这本书,莎拉·弗莱尔采访了Instagram公司的创始人、员工以及竞争对手。她严格根据采访中收集的信息来还原对话场景,力求展现一个真实的Instagram。她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除了我本人的滤镜以外,这本书,再没有其他滤镜。”
《名利场》杂志的特约记者,《孵化Twitter》的作者尼克·比尔顿评价本书说:“有时我们会把硅谷成功的创业公司比作半空造飞船,但莎拉·弗莱尔的这本书却让我们进入了飞船内部,让我们近距离观察这家改变了社会、名气、文化、商业和交流的公司。”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飞船内部,看看Instagram是怎么创业成功,怎么被扎克伯格收购,怎么变成网红帝国,两位创始人又是怎么离场的吧。
1、创业成功
2、网红帝国
3、决然离场
一、创业成功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创业成功。
Instagram的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技术精英凯文·斯特罗姆。他在1983年12月30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富裕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在求学路上一帆风顺,2002年考上了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此外,在父母的熏陶下,斯特罗姆从小就有不俗的艺术品味,他玩过打碟、喜欢编程,还是曲棍球队的队长和大学兄弟会的宣传负责人。而他最爱的,就是摄影。
2005年,正在读大三的斯特罗姆认识了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想把他拉进Facebook,负责照片开发业务,为此给他开出了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期权。这的确是个很大的诱惑,但斯特罗姆的导师劝告他说:“不要加入Facebook,这家公司只是一时的潮流,成不了大气候。别浪费了你的潜力!”
拒绝扎克伯格后,斯特罗姆参加了梅菲尔德研究项目。这是斯坦福大学与梅菲尔德风险投资公司合作的项目,教成员怎么进行互联网创业。利用研究项目的资助,斯特罗姆跑到了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去留学,在那里学习酿酒、缝制皮鞋,以及如何泡出一杯品质上佳的卡布奇诺。他在那里流连忘返,甚至想改学艺术史专业,为此,他毕业后开始环游世界,还参与修复古老的教堂和油画。
在去佛罗伦萨之前,斯特罗姆特地买到了一部当时市场上最顶级配置的相机,并配备了各种镜头,他还专门找老师学习摄影,但摄影课的老师却说:“你来这里不是要追求工具完美的,把相机给我。”然后老师把他价格昂贵的相机放进抽屉里,给了他一个玩具一样的塑料相机,这个相机只能拍摄模糊的方形黑白照片。老师告诉斯特罗姆,接下来的三个月,只准他用这个塑料相机学拍照,因为高档工具会限制思考,反而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他教导斯特罗姆说:“你必须要学会欣赏不完美中的美!”
于是,在2005年的冬天,斯特罗姆流连在各个咖啡馆里,到处拍照,试图去欣赏那些模糊、焦距对不准的美。他还学着用不同的技术处理,把这些方形图片转换成艺术照片。渐渐地,他发现自己拍出的照片上的元素越少,运用的技术越简单,可一旦拍好了,就越能呈现出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这种简约而直接的美,正是后来风靡全球的“ins风”的精髓。当时的斯特罗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点爱好以后会支持自己创业,并做成一笔大生意。
梅菲尔德研究项目还要求成员必须去一家初创公司实习,亲身感受创业公司的运作。去什么公司实习呢?斯特罗姆在翻报纸时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一家名为“Odeo”的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为互联网上的播客打造的相互交流的平台。斯特罗姆对这个公司的业务很感兴趣,于是写了封自荐信,并成功获得了实习机会。正是在这里,斯特罗姆认识了Twitter的创始人杰克·多西。
杰克·多西是纽约大学的辍学生,他打着鼻环,浑身充满嬉皮士的艺术气息。一开始他看不上斯坦福毕业的学生,觉得他们都是一群只想着发财,毫无创造力的所谓精英人士,但斯特罗姆的到来改变了他的看法。因为斯特罗姆喜欢听音乐、品鉴高级咖啡和美酒,酷爱摄影等艺术项目,品味高雅,杰克·多西对他很是欣赏。但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斯特罗姆并没有加入Twitter团队,理由是自己看不懂会有哪些人用这款软件。他最后去的是谷歌公司,在那里担任市场营销主管,做了两年的PPT。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在一家大公司的初创期顺利加入,这可能是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斯特罗姆却遇到了两次,可惜都被他无情地挥霍掉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商业管理教授,创新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往往是颠覆式创新。这种创新和传统创新不同,它往往发生在行业边缘地区,而且是由新入者来推动的,传统的成功者们往往看不懂。就像老教授对Facebook的评价,就像斯特罗姆自己也看不懂Twitter那样,这些东西短期内只会在年轻人中流行,但上一代人看不懂,只有跨过拐点风靡全球的时候,大家才能意识到这场巨变,斯特罗姆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教训。
斯特罗姆不想在谷歌虚耗时光,于是开始在一家名为Nextstop(下一站)的小型初创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同时利用晚上和周末去咖啡馆学习怎么编程。斯特罗姆做了一个叫波旁(Burbn)的手机应用小程序,人们可以用它发布自己的位置和行程,如果朋友看到就能加入。用户出去玩的频率越高,得到的奖励就越多。这个小程序尽管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因为它带有浓浓的社交特色,很符合年青人的品味,所以使用的人很多。
2010年1月,斯特罗姆退出的Nextstop,开始自己单干。他很快就认识了风险投资人史蒂夫·安德森,并从他那里拿到了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斯特罗姆拉来了斯坦福大学的学弟迈克·克里格做联合创始人,成立了公司,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并正式发布了波旁(Burbn)的Iphone版本。但随着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给他们泼冷水。投资人问他:“这款程序的确很好玩,但它实用吗?能解决某个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吗?”
这个疑问,让斯特罗姆和克里格又回到了创业的起点,他们开始思考:用户的痛点到底是什么,怎么用手里的产品解决这个痛点?两人找了一块白板,开始了头脑风暴。
他们先列出了人们喜欢波旁(Burbn)的三件事:首先是日程,人们可以说出自己要去的地方,以便朋友可以加入他们;其次是照片;最后是一些虚拟奖励,即诱惑用户再次登录的小伎俩。
他们分析发现,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发布行程,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虚拟奖励感兴趣,但“照片”是大部分人都有兴趣的东西。斯特罗姆最后在“照片”上画了个圈,他说:“这里可以做些文章。我觉得将来会有一个拐点,从某一刻起,人们不再带着相机去拍照了,而是换成了手机。每个有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变成一个业余摄影师。”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他们的机会在哪里?斯特罗姆和克里格在白板上写下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在3G网络上加载照片的时间实在太长了;第二,手机的像素确实比数码相机的像素要差上一大截,所以人们不好意思分享手机拍出来的照片;第三,把照片分别上传到不同的平台很麻烦。
俩人设想,要是他们能够建立一个社交网络,把照片一次性分享到Facebook、Twitter和其它平台上,并给照片加点好看的滤镜,那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就这样,我们后面熟知的Instagram诞生了。
斯特罗姆把Instagram的界面设计得非常简洁,让用户用起来非常好用,而且具有一种独特的简洁之美;多款滤镜让“手残党”都能拍出好看的照片,让人们成功地把生活变成了艺术。在正式发布之前,斯特罗姆还精心挑选出Instagram的第一批种子用户。这些用户都是优秀的摄影师,特别是在Twitter有众多粉丝的摄影师。他们的每一帧照片,似乎都在表达一个主题,那就是: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美好,关键是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关键是要乐于分享,我们可以,你也行!这批用户和斯特罗姆一起,决定了Instagram的艺术基调,它吸引更多的潮人、艺术家、设计师来打卡,进而吸引普通人入驻。
2010年10月6日,Instagram正式公开发布。在发布的第一天就有2.5万人使用,一周后用户数量达到了10万人。到了圣诞节的时候,用户数量突破了100万,又过了6周,这个数字涨到了200万。到后来,这个数字竟然突破了10亿大关!全球那么多软件,能达到这个规模的只有微软的windows10系统、微信、脸书和它旗下的WhatsAPP,以及Instagram。他们成功了!
二、网红帝国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书第二个重点内容,网红帝国。
Instagram的成功,最开始靠的的确就是滤镜。我们知道,早期的智能手机镜头参数很低,排出来的照片很不好看。这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对的,你会想到斯特罗姆学拍照时那款廉价的塑料相机。当年斯特罗姆是怎么用技术手段对照片进行处理的,那么现在的用户就是怎样使用滤镜的。用户们惊喜地发现,一旦加了Instagram的滤镜,原本不咋地的手机照片就变得复古又时髦,放到社交平台上就能火起来,就能收获更多的点赞,这正是Instagram能迅速成为爆款的主要原因。
但Instagram的成功真的只是因为好看的照片吗?如果这样想,你就真的小看它了。其实,就连推特一开始也没注意到这个“小弟弟”的发展潜力。推特的联合创始人艾文·威廉姆斯曾不以为然地说:“在影响力方面,Instagram和推特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要知道,推特是发布国际大事和重大信息的重量级平台,是很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咖”交流的平台,而Instagram算什么呢?即便后来Instagram的用户规模超过了推特,威廉姆斯也没往心里去,因为他认为,那“不过是多了一些人去欣赏好看的照片而已。”
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滤镜真的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上,它洞悉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愫,让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多了一些艺术感、故事感,让平凡的日子带上了电影大片的质感。人们愿意去发掘这张美好照片背后的秘密,愿意听跟它有关的故事。要知道,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尽管照片的故事感并不像一部小说、电影那么完整,但它的确能触动我们的情感,打动我们的内心。
纽约大学的学生利兹·埃斯维恩就是用Instagram讲好故事的典型案例。
利兹在大三的时候患上了莱姆病,这是一种以蜱虫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会严重损伤病人的神经系统。利兹不得不休学在家,百无聊赖中,她看到了《纽约时报》对Instagram的报道。于是她注册了一个账号,因为注册时间早,她抢到了@newyorkcity(纽约市)这个用户名。在滤镜的加持下,她开始发布纽约炫目的天空,街头的斗牛赛、唐人街的鱼市,以及她在散步时遇到的街头表演家。这些经历成为她在康复期间的乐趣,而她发布的这些照片也构成了一个故事,很多人开始关注她这个积极乐观、善于发现点滴之美的普通大学生。
因为这种艺术性、故事感,越来越多的名人开始入驻Instagram,甚至包括教皇。此时,Instagram和推特的边界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Instagram再也不是只能发布好看照片的小弟弟了,而是一个人们随时随地记录、发布身边新闻、创意的最佳场所,当然也包括诸多的新闻大事。
从一开始,斯特罗姆就给Instagram定下了一个重要规矩,那就是“支持原创,杜绝转发”。这也是Instagram和推特之间很大的不同。推特支持转发,他们给出的解释是,反正用户本来就是在复制粘贴彼此的内容,何不加一个转发功能呢?有些用户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发布的,转发这个按钮还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克里格也给Instagram开发了一个转发按钮,但始终没有发布。因为斯特罗姆认为,大家之所以玩Instagram,是因为上面推荐并展示的是“圈里人”的优质内容。你之所以上去看,是因为你想看你关注的那个人自己看到的、经历的和创造的,而不是他听闻的东西。
斯特罗姆和第一批入驻者的高审美眼光也确保了平台图片的质量。斯特罗姆告诉用户,要发布带点艺术气息的作品,而不是像吃剩一半的三明治这样的低档货。如果一张照片的满分是10分,他希望Instagram上发布的照片至少要在7分以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Instagram的这种调性并没有因为用户规模激增而下滑。我们知道,它发布了才9个月,里面的图片就已经超过1.5亿张了,但里面基本上都是7分以上的图片,极少出现浑水摸鱼的低档货。Instagram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得说到社区的力量了。
从一开始,用户们就心照不宣地达成共识:Instagram是一个美好的平台,只用来发布生活中那些有滤镜加持的高光时刻,即那些重要的、美好的、创意满满的瞬间。这就是“ins风”的由来,简约、优雅、美好、值得纪念。而且,和Facebook用技术算法来推荐内容不同,Instagram组织了一支社区建设团队,通过人工审核的“笨办法”来确保发图的质量。他们在海量的照片里挑选真正有趣的内容,为用户提供标杆和标准。
这个团队规模很小,在被Facebook收购之前,一直维持在10人左右。但他们却被誉为Instagram的灵魂,成功地为大部分用户奠定了创作基调。他们主要用了两招:
第一,发挥KOL,也就是“关键意见领袖”的力量。社区建议团队会挑选出最优秀的内容,把这些内容转化为平台的公共资源,示范给大家看。同时Instagram也会组织线下活动,让铁杆用户分享摄影技巧。此外,社区建设团队还通过博客发布有趣的帖子和拍摄高质量照片的技巧。为此他们还创建了一个“推荐用户”列表,里面都是优质用户、重度用户和给他人带来灵感的用户。就像利兹,她就是一个KOL,会在Instagram上组织线下聚会和寻宝游戏,吸引当地的用户到公园或酒吧聚会,或是组织大家通过手机来观察自己的城市。
第二,Instagram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社区建设团队会在一些特定领域寻找符合自己标准的照片,给予它们关注和机会。Instagram用三个简单的指标让用户衡量自己的表现:粉丝数、关注数、照片获得的点赞数。仅仅这三个指标,就足以让用户感到激动,甚至上瘾。这其实就是Instagram对优质用户的奖励,让他们的大脑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更畅快,也更开心。
但这支团队并没有意识到,这三个指标以及“推荐用户”列表的运作模式,最后竟然发展出了“网红经济”。有些嗅觉灵敏的广告商嗅到了KOL在引导粉丝消费方面的商业潜力,开始提供赞助。很多KOL开始辞去其它工作,成立自己的广告公司,靠KOL的身份赚钱,他们成了最早一批“网红”。我们上面提到的利兹·埃斯维恩就是其中一个。当时她已经拥有了近20万粉丝,耐克看上了她,象征性地给了她一笔费用——不到100美元,让她上传了一张模糊的残疾人耐力运动员杰森·莱斯特的照片,并加上@nike(耐克)和#betterworld(让世界更美好)的标签。利兹敏锐地感受到了新机会,于是与另外两名Instagram用户合作,创立了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她们的第一个客户是韩国三星,客户要求她们用三星Galaxy Note手机拍摄照片,标签统一使用#benoteworthy(值得关注)。很快,其他拥有大量粉丝的Instagram用户也开始了效仿。Instagram开始成为一部巨大的网红制造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营销渠道。仅仅在美国,通过Instagram网红用户进行的市场营销,就已经成了一个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三、决然离场
初衷是一个反商业化气息的艺术图片网站,最后却变成了商业味儿满满的网红帝国,对此斯特罗姆怎么看呢?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本书的第三部分内容:Instagram和母公司Facebook的关系,它们是怎么度过蜜月,创始人又是怎么决然离场的?
2012年,Instagram和Facebook达成收购协议。当时这个小团队只有13个人,也没有实现盈利,但Facebook的收购价格却高达10亿美金。扎克伯格不但愿意付高价,而且承诺母公司不会对Instagram的运营指手画脚,他会允许Instagram像独立公司一样运营,他对斯特罗姆说:“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快前进,不断发展!”
但很快,两个创始人的分歧以及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开始暴露出来。
扎克伯格是个理工男,而斯特罗姆有着浓重的文艺气息;Facebook强调算法和商业数据至上,而Instagram更坚持美好的初心。他们的重要分歧之一,就体现在广告业务上。
Facebook很早就开始发展广告业务,它是通过一个自动在线系统来销售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有信用卡、肯付钱,就可以发布自己的广告,并挑选广告的目标受众。至于广告打什么内容,Facebook的审查人员甚至看都不看。可想而知,这样的广告发布模式一定就是绝大多数用户深恶痛绝的“硬推广”,用户的体验感肯定不好。
2013年,Instagram也开始尝试广告业务。斯特罗姆生怕广告业务会影响到平台的调性和用户体验,于是自己亲自把关,只有带有“Ins风”的广告才能发布。有段时间,整个平台每天只能发布一条广告。这让扎克伯格很是不满,他敦促斯特罗姆把Instagram纳入Facebook的广告系统,增加广告频率,确保广告收入能大幅度提高。但Instagram坚持保证图片质量,要把广告也做成艺术品,在他们的一再坚持下,Facebook不得不修改了自己的在线广告系统。
但之后两家公司的关系变得更为微妙了。扎克伯格发现,随着社交平台的图片化、视频化发展,两个平台竟然演变成赤裸裸的竞争关系。为了争夺新增市场,兄弟之间开始打架了。为了保护Facebook的发展机会,扎克伯格开始有意识地限制Instagram的发展。
就拿2018年招聘来说吧,当时Instagram有望达到100亿美元的营收,斯特罗姆想要开发一款类似“抖音”的手机视频制作软件,这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扎克伯格却只给了他68个人的招聘名额,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后来才勉强达到93个。而Facebook投资的其它项目,哪怕仍在亏损中,仍然能雇佣上百人,斯特罗姆自然很不爽!
此外,扎克伯格还给Instagram安排了一位新老板,这个人叫考克思,原本是Facebook的首席产品官,斯特罗姆的重大决定都需要向考克思汇报,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慢慢地,Instagram的独立地位渐渐失去了。最后,扎克伯格还下令,停止Facebook对Instagram的所有支持。最初Facebook收购Instagram时,扎克伯格曾向斯特罗姆承诺的三个事项:资源、独立和信任,到现在可说是无一到位。
2018年9月,忍无可忍的斯特罗姆和克里格宣布辞职。随后,Facebook任命了一个新的负责人,但他的头衔是Instagram主管,而不再是CEO。因为在Facebook王国中,只能容得下一个CEO!Instagram终于被改造成了Facebook的一部分,而这,或许就是它由文艺风变成商业气,由美好生活的传播者变成网红帝国的原因吧。
两家社交巨头的相爱相杀告诉我们,资本是把双刃剑,成也是它,败也是它。不仅资本如此,凡是基于利益关系的合作都一样,就像西晋末年的段匹磾[dī]和刘琨,就是因为利益反目成仇,最终酿成了一出历史悲剧的。
公元315年,匈奴攻入长安,西晋灭亡;第二年,琅琊王司马睿即位,在今天的南京建立了东晋政权。著名将领刘琨并没有随中原士族衣冠南渡,而是留在中原,率军抵抗匈奴族建立的政权。当时留在中原的汉人不多,刘琨只好在其它少数民族政权间纵横捭阖,期望能建立一支武装力量,这其中就包括鲜卑段部的首领段匹磾。刘琨和段匹磾歃血盟誓,相约结为异性兄弟,共同拥戴和辅佐东晋王室。
但段氏内部也是纷争不断,尤其是段匹磾的堂弟段末桎,一直想取代段匹磾的位子。在一次战役中,段末桎把刘琨的大儿子给俘虏了。段末桎想借此要胁刘琨和自己结盟,于是让刘琨的大儿子给父亲写信,劝他联合自己一起攻打段匹磾。没想到,段匹磾的骑兵截获了信使,搜出了这封信。
段匹磾就拿着这封信去和刘琨对质。刘琨自认问心无愧,他诚恳地说:“我们当初结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荡平中原,匡复晋朝。这是为大义而行事,我没有任何私心!即使这封信送到了我手上,我也不会背弃盟约,有负兄弟的。”但段匹磾身边人进谗言说:“我们是胡人,刘琨是汉人,很难一条心啊。当初他跟我们结盟,是看到我们宗族繁盛、兵强马壮。现在我们骨肉相残,难保他不会起别的心思。以他的名望,只要起兵攻打我们,我们就全完了。所以不能不防!”段匹磾觉得有道理,就把刘琨软禁了起来。
其它汉人将领听说刘琨被软禁了,很是不忿,于是密谋怎么把他救出来,不想事情败露。这一来,段匹磾更加恐慌了,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杀了刘琨。刘琨知道大势已去,于是镇定地写下绝命诗,然后慨然赴死。诗的最后一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本意是感叹自己经历失败变得无能为力,好像原本经过千锤百炼的坚钢,如今却变为可以缠绕在手指上的柔软之物,任人摆弄。借此感叹自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命运。
东晋朝廷知道刘琨含冤而死,但因为当时的段匹磾势力强大,既不敢追究他滥杀朝廷官员的责任,也不敢追封刘琨。直到几年后,段末桎仗义执言,朝廷这才为刘琨追封。但刘琨费尽苦心谋划的匡复大业,却已错过了最佳时机,再无可能成功了。
结语
讲到这里,《解密Instagram》这本书我们就讲完了。
我们讲到了斯特罗姆和克里格创立Instagram的过程,分析了他们是如何奠定并保持了这款产品的美好基调的;也回顾了它是怎么被Facebook收购,又是怎样从一个富有情怀的平台转变为一个充满商业味儿的网红帝国的;最后,两位创始人在扎克伯格的“毁诺”之后断然辞职,结局让人感概。
Instagram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了初心的重要性。斯特罗姆想要让人们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所以创立了Instagram。但随着“Ins风”的发展,和Facebook的商业化改造,这种初心却变了味。滤镜不仅修饰了我们的生活,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让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有目的性,越来越商业化。许多人开始被“ins风”所裹挟,为照片的点赞量、粉丝数而焦虑,甚至不敢展示出生活的真面貌。当滤镜戴久了,我们还能了解自己的真实面目吗?当被商业化的网红经济裹挟后,我们还会记得自己的初心吗?或许这就是Instagram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点警省吧!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6914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
【编辑:北橘星】
相关阅读:
《一只小鸟告诉我的事》|创业的核心精髓,就是成为一个让环境为你而改变的人。
《Facebook效应》|Facebook是如何网聚人的力量的?
《乔布斯传》|iPhone发布会还没过瘾?再来看“混蛋型”创始人乔布斯如何与他人相处?
上次推送内容:
【每日新书】《伪币制造者》(下)|面对浮华和诱惑,如何坚守初心?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解密Instagram》|学习如何研发跨时代产品,打造和运营一款估值千亿的爆款。
《精益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数据驱动运营。
【企业那些事】大厂HR的新对手是Excel
【炳泽诗话】子夜是寂静的
下次拟推送:
【每日新书】《效率崇拜》|警惕“效率崇拜”的陷阱
《非暴力沟通》|建立和谐、有爱、通畅的生活和社交圈
【生活哲理】想的开要活着,想不开也要活着。
【炳泽诗话】戒酒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